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营造互学共进的优良教风,10月17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成功举办了教学督导反馈联动会暨教师发展沙龙。活动特别设置了“优秀新教师成长经验分享”环节,邀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甘伟光老师分享其入职一年来的成长心得,其务实的态度与显著成效获得了与会督导与领导的高度认可。

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学督导原峰山教授对甘伟光老师的快速成长给予充分肯定。他特别表扬了甘老师在课堂节奏把控和学生互动方面的突出表现,同时也鼓励他在教学内容的学术前沿衔接方面多做探索,逐步形成个人教学特色,实现从“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的跨越。

作为一名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甘伟光老师坦言,面对不熟悉的课程,唯有“用心备课,反复练习”。他利用寒暑假时间提前钻研教材,结合优质网络资源进行系统自学与试讲,精准梳理重难点与学生易错点。充分的课前准备不仅使他的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也极大地增强了站上讲台的信心和底气。

甘老师还分享了他的另一大“法宝”——“多听课,让自己站在优秀教师的肩膀上成长”。在过去一年里,他累计听课六十余次,沉浸式地学习优秀教师在课堂组织、气氛调动和内容讲授上的独到之处。从井然有序到生动有趣,他将观察到的精华内化吸收,逐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此外,甘老师格外重视“课后反思与交流”。他坚持总结课堂上的亮点与不足,课后与同事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在持续的复盘与交流中不断精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王金恒副院长在聆听了甘伟光的分享后,深感触动。她点评道:“甘老师一年内主动听课60余次的动力,这份执着与进取心令人敬佩。他的成长经历充分说明,只要肯投入、愿钻研,就能在教学岗位上迅速成长、取得成效。”她鼓励全体青年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要以甘伟光老师为榜样,将主动学习与持续反思作为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甘老师的成长历程,为学院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份清晰而宝贵的“教学成长地图”。他的教学成长生动说明了教学能力的提升没有捷径,唯有热爱、专注与不懈的坚持。学院期望通过此次分享,激励更多青年教师潜心教学,锤炼内功,共同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迈向新台阶。

沙龙会现场

甘伟光老师分享

稿件来源: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撰稿:张倩云

图片:张倩云

初审:马岩岩

复审:陈星莹

终审:蔡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