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下午,人文与教育学院的谢嘉妍老师在惠州校区第一教学楼208阶梯教室为师生们来了一场题为《汉服符号化与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流》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的主持和摄影工作由人文与教育学院甘雪妹完成。
讲座伊始,谢老师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展现其传统文化推广者的深耕与坚守,同时作为《汉服及传统文化》课程的主讲教师,谢老师以课程的基础内容作为讨论话题,与同学们展开汉服文化及“汉潮”现象的互动,期间邀请了一名学生现场试穿宋制黄昇墓复原款真丝香云纱绘金提花衣缘对襟褙子——该服饰采用真丝香云纱面料,衣缘处运用宋代“销金”技艺精髓的绘金提花工艺,金线勾勒的缠枝莲纹肌理细腻,尽显宋代“格物致知”的理性美学与“文质彬彬”的雅致风骨,生动诠释了传统工艺与历史美学的融合。现场学生听得专注投入,兴趣盎然,展示环节结束后仍沉浸在热烈的讨论中。
讲座核心环节,谢老师聚焦“汉服符号化”的内涵,指出当代汉服已超越服饰本身,成为承载文化认同、审美表达与价值观的符号体系,大学生穿汉服,不仅是追求好看,更是通过服饰语言表达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
针对“文化意识流”这一概念,谢老师提出,Z世代大学生正以“解构—重组”的方式重塑传统文化认知:他们既会严谨考证明代马面裙的形制细节,也乐于尝试“汉服+JK”“汉服+街头风”的混搭创新;既通过小红书、抖音分享汉服穿搭,也在课程和学术研究中探讨“非遗传承与现代设计”等深层议题,这正是文化生命力的体现。
谢嘉妍老师专题讲座现场图
随着传统文化复兴浪潮的持续推进,谢老师及其团队的实践无疑为青年参与文化传承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让汉服在当代青年的意识流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讲座结束后,许多同学仍围绕汉服理论知识与活动举办情况继续与谢老师交流,期待她未来更多精彩的汉服文化活动及多元主题讲座。
稿件来源:人文与教育学院
撰稿:甘雪妹
图片:甘雪妹
初审:郭航
复审:代婵
终审:陈南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