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宽国际视野、汲取先进经验,8月15日至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卢娟娟、王莹、王博3人被学校选派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参加为期五天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专题培训”。培训紧扣全球高等教育的时代脉搏,聚焦“一流高校建设、新工科人才培养、教学法革新、教育4.0实践”四大核心议题。
在一流高校建设议题中,南洋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院专家团队以案例剖析、分组研讨等方式,系统拆解不同类型名校的成长密码。参训教师重点研习了麻省理工学院“产学研协同创新”、牛津大学“跨学科平台”和苏黎世联邦理工“特色学科尖峰突破”等教学模式,深入探讨新加坡高校如何依托政府资源、全球人才战略与制度创新实现快速崛起等课题。
在新工科人才培养议题中,南洋理工大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团队分享了其打造世界一流工科的实践经验。参训教师实地考察了南洋理工大学跨学科工程中心、智能工业系统实验室,详细了解了该校“基于产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机制——面向碳中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实现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尤为值得学习的是南洋理工大学的“工程实践学期”制度,学生须进入企业参与真实研发项目,以实践成果替代传统毕业论文。“这种实战导向的培养模式,正是我校工科人才培养亟需补强的环节。”一位参训老师感叹道。
在高等教育教学法与课程设计创新议题中,南洋理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专家以“从‘被动灌输’到‘主动学习’的范式转变”为主题,分享了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PBL)、形成性评价等教学改革的落地经验。通过“课前线上自学+课堂研讨实践”的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了学生主动思考与协作能力;凭借“多元评价体系”,将课堂参与、同伴互评、实践成果等纳入总成绩,可有效破解“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通过本次培训,三位参训教师更新了理念、拓宽了视野、沉淀了改革共识,学到许多专业知识和教改科研经验,他们表示,未来,将充分转化培训成果,持续推动专业升级,推动课堂革命与产教融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NTU经验”。

参训教师合照



学习交流中
稿件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卢娟娟
图片:卢娟娟
初审:何廷江
复审:郭芸
终审:袁毓玲